產(chǎn)品分類
友情鏈接
|
|
波爾山羊(Boer Goat)是一個優(yōu)秀的肉用山羊品種。該品種原產(chǎn)于南非,作為種用,已被非洲許多國家以及新西蘭、澳大利亞、德國、美國、加拿大等國引進。自1995年我國首批從德國引進波爾山羊以來,通過純繁擴群逐步向全國各地擴展,顯示出很好的肉用特征、廣泛的適應性、較高的經(jīng)濟價值和顯著的雜交優(yōu)勢。
波爾山羊的起源
??關于波爾羊的起源,目前有幾種起源的說法,一來自南非,二來自印度,三來自歐洲,現(xiàn)認為這三種來源均存在,實際上波爾羊真正命名是在1800-1820年,據(jù)查波爾山羊是在南非 經(jīng)過近兩個世紀的風土馴化`雜交選育而成的大型肉用山羊品種。早在19世紀初,隨著羊場主的居住趨于安定,人們就開始對其所飼養(yǎng)的山羊的某些性狀有目的地進行選擇。經(jīng)過約一個世紀的漫長選育,逐漸形成了具有良好體形、高生長率、高繁殖率、體軀被毛短、頭部和肩部有紅色毛斑和改良型山羊。自1959年7月南非成立波爾山羊育種者協(xié)會,并制定選育方案和育種標準,之后,波爾山羊的選育進入了正規(guī)化育種。最初的育種標準主要描述波爾山羊的形態(tài)特征,隨著生產(chǎn)者認識和接受波爾山羊生產(chǎn)性能測定的優(yōu)點,開始進入波爾山羊生產(chǎn)特征方面的選擇階段,最終形成了目前的肉用波爾山羊,定名為改良波爾山羊。
波爾山羊的品種標準
??頭部:
??頭部堅實,有大而溫順的棕色雙眼,有一堅挺稍帶彎曲的鼻子和寬的鼻孔,有結構良好的口與顎,至4牙時應完全相稱,6牙以后有6毫米突出,恒齒應在適宜的解剖學位置。額部突出的曲線與鼻和角的彎曲相應。角堅實,中等長度,漸向后適度彎曲,暗色,圓而堅硬。耳寬闊平滑,由頭部下垂,長度中等。耳太短者不理想。應排除的特征性缺陷:前額凹陷。角太直或太扁平。顎尖,長且位低,短基顎。耳褶疊,突出且短。藍眼。
??頸部和前軀:
??適當長度的頸部且與體長相稱。肌肉豐滿的前軀。寬闊的胸骨且有深而寬的胸緝?肌肉肥厚的肩部與體部和髻甲相稱,髻甲寬闊不尖突。前肢長度適中與體部的深度相稱。四肢強健,系部關節(jié)堅韌,蹄黑。應排除的特征性缺陷:太長或太短且瘦弱的頸部和松馳的肩大部了。
??體軀:
??理想型應有一長、深且寬闊的體軀。多肉的開張肋骨與腰部相稱,背部寬闊平直,肩后不顯狹窄。應排除的特征性缺陷:背部凹陷,肋骨開張不良,肩后呈圓柱狀或狹窄。
??后軀:
??波爾山羊應有一寬而長的尻部,不宜過于傾斜。多肉的臀部不宜太平直。有豐滿多肉的腿部。尾平直,由尾根長出,可向兩邊擺動。應排除的特征性缺陷:尻部太懸垂或太短,脛部太長,可向兩邊擺動。
??四肢:
??四肢強健結構好,肌肉太多者屬非理想型。所謂強壯的四肢是指結實,適應性強,這是波爾山羊重要的基本特征。應排除的特征缺陷:X狀肢和外彎肢,太纖細或肉太多的四肢。系部弱,蹄尖向外或向內(nèi)。
??皮膚和被毛:
??松軟的皮膚,有充足的頸部和胸部褶皺,尤以公羊為甚,這是一個基本特征。眼瞼和無毛部分有色系,尾下無毛的皮膚應有75%的色素區(qū)?盅蛟蛞?00%的色素為理想。毛短有光澤。少量絨毛有利于耐受冬季的寒冷。應排除的特征性缺陷:被毛太長且粗,絨毛太多。
??性器官:
??母羊:有結構良好的乳房,每邊有不多于兩個的乳頭。公羊:在一個陰囊中有兩個較大、正常、結構良好和同等大小的睪丸。陰囊的圓周不少于25厘米。應排除的特征性缺陷:乳頭為串狀、葫蘆狀或雙乳頭。小睪丸,陰囊有大于5厘米的裂口。
??體色:
??理想型應為頭、耳紅色的白山羊。有豐富的色素沉著,具明顯光澤,允許淡紅至深紅。種羊頭部兩邊除耳部外至少有10厘米直徑的紅色斑塊,兩耳至少有75%紅色區(qū)和同樣比例的色素沉著區(qū) |
公司名稱: |
琉璃井第一養(yǎng)殖場 |
公司類型: |
個體經(jīng)營 () |
所 在 地: |
山東/濟寧市 |
公司規(guī)模: |
|
注冊資本: |
未填寫 |
注冊年份: |
2010 |
資料認證: |
|
保 證 金: |
已繳納 0.00 元 |
經(jīng)營范圍: |
波爾山羊。小尾寒羊。 |
主營行業(yè): |
|
|